×
[PR]上記の広告は3ヶ月以上新規記事投稿のないブログに表示されています。新しい記事を書く事で広告が消えます。
……
……
……。
千言万语的思考想记录下来却不知从何说起。
巨大的创伤使人进步也好,苦修行的磨练也好
说到底,是因为经过痛苦产生的灵感比
“吃着火锅洗着澡散着步刷着牙做着梦”时产生的灵感
要让大部分人好理解好接受多了。
毕竟大部分人都是只接触过轻微痛苦而没有成功级别的灵感的人。别人有巨大的痛苦我没有,这样他拥有的值得嫉妒的一切 都好理解多了,好接受多了。
理解痛苦的扩大版比理解灵感的扩大版,要容易多了
向下兼容,向下同情,用同情平衡嫉妒,都要容易多了。
所以上面的知识分子产生的上面的知识分子,是无法理解的,下面的人成为知识分子的,是非常容易理解的,容易理解的,就会广为传播,被人熟知。而真正的优秀继承的优秀,10%的10%,是接触不到的。
天生没自信的人要弥补上自信,才能思考和天生自信的人一样的事情,所耗费的时间,是非常庞大的,但如果想追上天生自信的人,不多付出弥补自己的部分,就不行。
记忆是痛苦的
记忆对我来说非常重要,会忘记重要的事情再想起片段非常痛苦
如果能干脆的筛选掉不需要的部分忘记,或者如果觉得忘记不值得痛苦,就不会痛苦了。
我花了许多时间去探索别人,也顺便回顾了一下自己。没有什么意义的努力浪费了我好几天,不过,就当做是休息吧。虽然会让自己的心非常的抽痛,但也许悲剧看过多次就会觉得心情平和一样。一知半解是痛苦的,全然知道就会平淡。
如果我不需要弥补自己的不自信,就不需要无止尽的安全感,就不需要去探索,就可以用这个时间做很多有趣的事情。如果不需要整理自己的痛苦,不需要抚平自己的害怕和焦虑,不做噩梦,能做多少事情啊,会变成多么有趣的人啊,会被多少人喜爱啊。
不是不再会痛苦,而是痛苦时不轻易公开,把自己当做世界中心一样是会让人觉得烦躁的。不是真的成熟了,而是不告诉任何人,不影响任何人,不需要任何人自己也可以消化没什么意义的痛苦,才是自信的人,然而我却只是装作自信,好让自己不被自信的人觉得烦躁而已。
我喜欢温柔而强大的人,所以自己也想成为那样的人。温柔的人是懦弱的,强大的人是凶猛的,要两者结合,就需要有虚伪的存在。懦弱而装作强大,和强大却装作懦弱。虚伪把不融合的事物融为一体,没有虚伪,我想成为的人也是无法成为的,我想遇到的人,也是会被我自己忽略的。
痛苦的本源是【我】我花了太多的时间去让思维围绕着我自己转。别人对我的看法,说到底是【我】,我被认同,我被喜爱,我被讨厌,我从中能体会到什么,我的共鸣,我的选择,我的痛苦。被认为 太自我 是理所当然的了。我需要花几倍的时间去相信自己了解到的那个自己,才能走在实在的路上而不担惊受怕。如果我真的排在最前方的是他人和他物,那么也不应至此。只要为他人而活,为他人而想,其实是一件不易痛苦的轻松事。这大概就是一些宗教的教义之一吧。可惜我并不想接受宗教几千年来的安抚伎俩,我并不想接受阻止思考的温柔。
……
……。
千言万语的思考想记录下来却不知从何说起。
巨大的创伤使人进步也好,苦修行的磨练也好
说到底,是因为经过痛苦产生的灵感比
“吃着火锅洗着澡散着步刷着牙做着梦”时产生的灵感
要让大部分人好理解好接受多了。
毕竟大部分人都是只接触过轻微痛苦而没有成功级别的灵感的人。别人有巨大的痛苦我没有,这样他拥有的值得嫉妒的一切 都好理解多了,好接受多了。
理解痛苦的扩大版比理解灵感的扩大版,要容易多了
向下兼容,向下同情,用同情平衡嫉妒,都要容易多了。
所以上面的知识分子产生的上面的知识分子,是无法理解的,下面的人成为知识分子的,是非常容易理解的,容易理解的,就会广为传播,被人熟知。而真正的优秀继承的优秀,10%的10%,是接触不到的。
天生没自信的人要弥补上自信,才能思考和天生自信的人一样的事情,所耗费的时间,是非常庞大的,但如果想追上天生自信的人,不多付出弥补自己的部分,就不行。
记忆是痛苦的
记忆对我来说非常重要,会忘记重要的事情再想起片段非常痛苦
如果能干脆的筛选掉不需要的部分忘记,或者如果觉得忘记不值得痛苦,就不会痛苦了。
我花了许多时间去探索别人,也顺便回顾了一下自己。没有什么意义的努力浪费了我好几天,不过,就当做是休息吧。虽然会让自己的心非常的抽痛,但也许悲剧看过多次就会觉得心情平和一样。一知半解是痛苦的,全然知道就会平淡。
如果我不需要弥补自己的不自信,就不需要无止尽的安全感,就不需要去探索,就可以用这个时间做很多有趣的事情。如果不需要整理自己的痛苦,不需要抚平自己的害怕和焦虑,不做噩梦,能做多少事情啊,会变成多么有趣的人啊,会被多少人喜爱啊。
不是不再会痛苦,而是痛苦时不轻易公开,把自己当做世界中心一样是会让人觉得烦躁的。不是真的成熟了,而是不告诉任何人,不影响任何人,不需要任何人自己也可以消化没什么意义的痛苦,才是自信的人,然而我却只是装作自信,好让自己不被自信的人觉得烦躁而已。
我喜欢温柔而强大的人,所以自己也想成为那样的人。温柔的人是懦弱的,强大的人是凶猛的,要两者结合,就需要有虚伪的存在。懦弱而装作强大,和强大却装作懦弱。虚伪把不融合的事物融为一体,没有虚伪,我想成为的人也是无法成为的,我想遇到的人,也是会被我自己忽略的。
痛苦的本源是【我】我花了太多的时间去让思维围绕着我自己转。别人对我的看法,说到底是【我】,我被认同,我被喜爱,我被讨厌,我从中能体会到什么,我的共鸣,我的选择,我的痛苦。被认为 太自我 是理所当然的了。我需要花几倍的时间去相信自己了解到的那个自己,才能走在实在的路上而不担惊受怕。如果我真的排在最前方的是他人和他物,那么也不应至此。只要为他人而活,为他人而想,其实是一件不易痛苦的轻松事。这大概就是一些宗教的教义之一吧。可惜我并不想接受宗教几千年来的安抚伎俩,我并不想接受阻止思考的温柔。
PR
刚看完春晚,祝自己新春快乐
嫉妒之心会让人沉闷的可怕
想来也是奇怪,正常的时候完全不会产生,一旦产生了就会非常激烈汹涌
之前我可能会归为害怕紧张和人际焦虑,毕竟还有上班的痛苦混合在一起
现在唯一的解释就只剩单纯的嫉妒本身
是出于独占欲吗?我曾经对很多人都有过独占欲,这在大学时我自己想过,倒是很清晰,只是这些人也并不会持续很久就已经很安定了,如今也不会想去过多好奇一分一毫
所谓人格魅力,是否拥有绝对的神秘感,或者说,塑造外见形象的另一面很难为人所知呢。这样无论优缺点都是恰如其分的符合他人的喜爱,也就成为了魅力。但魅力更多是天生的,也就是说无论塑造也好虚假也好隐瞒也好,都是他人一种再正常不过的思维方式
记忆
如果家被烧毁,选择一样带走是什么,这个问题我在很小的时候思考过,当时坚定的觉得是日记。既不是智慧,也并非金钱,只是把自己曾经记忆中的感情当做一生一次的宝藏。与之相对的,如果丢失了记忆,烧毁了日记,坏了硬盘和电脑,除了短暂的懊恼根本不会带来任何生活上的不利,平时也绝对不会想花时间去回放。觉得最珍贵的东西其实没有任何实际的用途,不会实际带来任何的烦恼和悲伤。那为何会想留下他们?至今聊天记录我也恨不得一句不差的保留着,无论是寻找记忆中的证据也好,分析一个人对话的变迁也好,发现一些已经说过的事情,回看当时自己的反应,自己的情感历程,对于自我反省也好满足好奇心也好都很有用,但,真的丢失了的话,也没什么影响。
记忆很重要,书本也是更多人的记忆,保留书本即是保留思考的痕迹,也是保留智慧,不再重蹈覆辙也好,在此基础上创建更辉煌的大厦也好。
嫉妒之心发作时,我得不断告诉自己知足,已经得到这么多何必贪得无厌,然而根本无从掩盖,低落,沉重,绞痛,苦楚,全都涌现出来,甚至可以把自己疼哭。我利用这股冲动的力量创作涂鸦,也许是对负面情绪释放的最佳利用方式了也说不定。
最佳
我之前在日记问过自己,我究竟是只开发了潜力中的一小块,还是已经把力量用到了极限
我现在认为是后者。我一直在突破自己承受力般进行着这一切,尽管看上去轻松惬意理性稳妥且有备用方案和失败处理方法,但这应该是我的极限了。一点点去增长自己的极限范围也许不是一件坏事。回缩很容易,但是那样回看记忆中自己的骄傲作为时,会觉得不太舒坦吧。
圆
缺口的圆和刚好的三角组成普通人的圆一起共行,三角想追上圆必须把自己打磨成圆。
我是什么呢,我一直觉得自己该做那个不断前滚的三角,却发现自己是那个缺了一大块就差一片三角的圆。我们想把自己的缺口补上装作是圆形一样前滚,但滚动不快。胶布裂开,漆黑的痛苦倾泻而出,又只能自己努力去补。我们放弃了去寻找匹配的三角,拼命的追着圆的脚步,认为那是帅气的,美好而强大的,但我们的缺口无论再怎么掩盖,再怎么忽略,再怎么装作他不存在,它也就在那里,那条裂缝即使粘合也很难消失,伴随着我们从出生到成长一路属于我们的本我一起。装作他不存在,不如承认他就在那里。
友情
我希望我能拥有它。我拥有一些,但不够。我需要远远超过原来自己的匹配的友情。但自己有多浅薄,就多绝望。越深刻,越难,但也越明晰。比起反向的一致-》不一致,不一致-》一致是我今后追求的理想。但自己浅薄就只能有前一种路线,书也好,历史也好,语言和交流也好,全都是能带来后一种关系的素材。
我想我已经在实现之前的梦想,现在可以开始把这条作为下一个了。
嫉妒之心会让人沉闷的可怕
想来也是奇怪,正常的时候完全不会产生,一旦产生了就会非常激烈汹涌
之前我可能会归为害怕紧张和人际焦虑,毕竟还有上班的痛苦混合在一起
现在唯一的解释就只剩单纯的嫉妒本身
是出于独占欲吗?我曾经对很多人都有过独占欲,这在大学时我自己想过,倒是很清晰,只是这些人也并不会持续很久就已经很安定了,如今也不会想去过多好奇一分一毫
所谓人格魅力,是否拥有绝对的神秘感,或者说,塑造外见形象的另一面很难为人所知呢。这样无论优缺点都是恰如其分的符合他人的喜爱,也就成为了魅力。但魅力更多是天生的,也就是说无论塑造也好虚假也好隐瞒也好,都是他人一种再正常不过的思维方式
记忆
如果家被烧毁,选择一样带走是什么,这个问题我在很小的时候思考过,当时坚定的觉得是日记。既不是智慧,也并非金钱,只是把自己曾经记忆中的感情当做一生一次的宝藏。与之相对的,如果丢失了记忆,烧毁了日记,坏了硬盘和电脑,除了短暂的懊恼根本不会带来任何生活上的不利,平时也绝对不会想花时间去回放。觉得最珍贵的东西其实没有任何实际的用途,不会实际带来任何的烦恼和悲伤。那为何会想留下他们?至今聊天记录我也恨不得一句不差的保留着,无论是寻找记忆中的证据也好,分析一个人对话的变迁也好,发现一些已经说过的事情,回看当时自己的反应,自己的情感历程,对于自我反省也好满足好奇心也好都很有用,但,真的丢失了的话,也没什么影响。
记忆很重要,书本也是更多人的记忆,保留书本即是保留思考的痕迹,也是保留智慧,不再重蹈覆辙也好,在此基础上创建更辉煌的大厦也好。
嫉妒之心发作时,我得不断告诉自己知足,已经得到这么多何必贪得无厌,然而根本无从掩盖,低落,沉重,绞痛,苦楚,全都涌现出来,甚至可以把自己疼哭。我利用这股冲动的力量创作涂鸦,也许是对负面情绪释放的最佳利用方式了也说不定。
最佳
我之前在日记问过自己,我究竟是只开发了潜力中的一小块,还是已经把力量用到了极限
我现在认为是后者。我一直在突破自己承受力般进行着这一切,尽管看上去轻松惬意理性稳妥且有备用方案和失败处理方法,但这应该是我的极限了。一点点去增长自己的极限范围也许不是一件坏事。回缩很容易,但是那样回看记忆中自己的骄傲作为时,会觉得不太舒坦吧。
圆
缺口的圆和刚好的三角组成普通人的圆一起共行,三角想追上圆必须把自己打磨成圆。
我是什么呢,我一直觉得自己该做那个不断前滚的三角,却发现自己是那个缺了一大块就差一片三角的圆。我们想把自己的缺口补上装作是圆形一样前滚,但滚动不快。胶布裂开,漆黑的痛苦倾泻而出,又只能自己努力去补。我们放弃了去寻找匹配的三角,拼命的追着圆的脚步,认为那是帅气的,美好而强大的,但我们的缺口无论再怎么掩盖,再怎么忽略,再怎么装作他不存在,它也就在那里,那条裂缝即使粘合也很难消失,伴随着我们从出生到成长一路属于我们的本我一起。装作他不存在,不如承认他就在那里。
友情
我希望我能拥有它。我拥有一些,但不够。我需要远远超过原来自己的匹配的友情。但自己有多浅薄,就多绝望。越深刻,越难,但也越明晰。比起反向的一致-》不一致,不一致-》一致是我今后追求的理想。但自己浅薄就只能有前一种路线,书也好,历史也好,语言和交流也好,全都是能带来后一种关系的素材。
我想我已经在实现之前的梦想,现在可以开始把这条作为下一个了。
回家过节好些天了,感觉还是挺愉悦的
有一些新的思考,不知道能不能记下
类比的错误。因为a距离b=c距离d的感觉,仿佛是这么一回事,就把a当做是c,b当做是d。特别常见的争辩时爱过分比喻的时候说出来的话,实际上根本不对。a跟c一点也不同,他们的距离也远远不同。如果c还在遭到生命安危的侵犯,那远远不能认为在其上还有什么东西能超越这条底线
越能感受到自己渺小,越能发现自己的强大,反之也成立。
还是不够有趣,当前的男人远远不够有趣,远远无法及得上让我朝思暮想,让我兴奋不已,让我想关注他无限多的事情。
我是一个普通人吗?
普通人,又是什么呢?
我觉得自己的本我在发生一些质的变化
感觉很难拿这样的我 或者那样的我展现出来,所以大概也很难轻易的去拓展友人,或者联系之前的友人
但我认为这是一个自信的我,脱离了绊着我的东西的我
我一直以来的交友守则在现在看来太过固化了,继续使用就无法达到新目标
更何况,我也不需要继续广撒网了
我正在实现自己的理想。不是画图本身的那个
人类很复杂,丛林法则并没有错,至少把丛林法则纳入自己很大比例的考虑范畴绝不是错,也不是消极,更不是残酷。相信完美,相信有那么一个统一的集体价值观本身才会给自己带来无穷的灾难。
有一点可以确信的是,我是一个感情丰富并且情商很低的人
但我至少懂得学习和归纳。现在随不是瓶颈期,却是一个充满了思考的时段,在我决定之前,不能照搬旧法。
绊着我的东西是我自己的思维
因为计划不会成功所以不再制定计划,说出这样的话的我并非真的不懂制定计划,而且落实计划从来都非常严密不会轻易犯错。一个成功的实现了【积攒实力得到高阶团队】的长远计划的我,为什么不对自己的计划能力有些许的认可呢。
阻碍计划的并不全都是自己
但是制定的【计划】本身就无法实现就肯定是自己的错了
和朋友们互相倾诉烦恼很容易跌回原本的思维模式,况且她们现在并没有这个需求
我并不是什么冷漠悲观的人,我混杂了很多东西,我想成为中间的那个,硬要说,只想到高的一处,毕竟,这是我想变强的目标带来的动力。如果到不了高的一处,就至少呆在中间。
我很怕死,也害怕他人的痛苦。但如果这两样都暂时不会发生,就不要被控制住手脚。选择不需要后悔,理智不会错得过感情。
孤单似乎变得没那么所谓的同时,唯有最重要的事情必须保证安心感。
但为了不让这件事发生意外时给自己带来过大的冲击,必须以理智去面对,必须淡然处之
只要客观看待a≠c,b≠d,那么某种理智崩溃的状态根本是无稽之谈。
我并不是冷淡的人,但我也不想继续装作弱者等着幻想中完美的乌托邦来拯救自己,因为弱所以肯定会被救?几率是很大没错,但显得弱和真的弱都可以被救,而真的弱在被救之前可能就会被杀。说自己是真的弱的时候,就相信自己呆在一个小圈圈里对自己最好根本就是放屁。你想拉着整个圈圈的人走出去,抱歉你救不了所有人,也不是所有人都能理解你。除非我的理想是与你们在一起多过于想变强。做唯一一个走出去的人必须要多倍的努力,我愿意独自享受外面的世界而看着你们抱团在临死的边缘祈祷人民的共情同情可以拯救自己。
啊,多么中二,但是这就是事实。为了安心感不愿意走出小圈圈一步的人海了去了。反正倒霉大家有好过幸运我独享,毕竟这太好自我安慰了,从小可不就是听着这样的安慰话长大的吗。听到认为这就是正确的群体感来着。
总有人是英雄是雷锋,我也愿意在有人向我求助时尽力帮助他,但自以为英雄就毫无必要了
越是清楚自己的渺小,就越是清楚自己的强大。
在此期间我不想让混沌成型中的自己影响任何人,我可是很善良的。
有一些新的思考,不知道能不能记下
类比的错误。因为a距离b=c距离d的感觉,仿佛是这么一回事,就把a当做是c,b当做是d。特别常见的争辩时爱过分比喻的时候说出来的话,实际上根本不对。a跟c一点也不同,他们的距离也远远不同。如果c还在遭到生命安危的侵犯,那远远不能认为在其上还有什么东西能超越这条底线
越能感受到自己渺小,越能发现自己的强大,反之也成立。
还是不够有趣,当前的男人远远不够有趣,远远无法及得上让我朝思暮想,让我兴奋不已,让我想关注他无限多的事情。
我是一个普通人吗?
普通人,又是什么呢?
我觉得自己的本我在发生一些质的变化
感觉很难拿这样的我 或者那样的我展现出来,所以大概也很难轻易的去拓展友人,或者联系之前的友人
但我认为这是一个自信的我,脱离了绊着我的东西的我
我一直以来的交友守则在现在看来太过固化了,继续使用就无法达到新目标
更何况,我也不需要继续广撒网了
我正在实现自己的理想。不是画图本身的那个
人类很复杂,丛林法则并没有错,至少把丛林法则纳入自己很大比例的考虑范畴绝不是错,也不是消极,更不是残酷。相信完美,相信有那么一个统一的集体价值观本身才会给自己带来无穷的灾难。
有一点可以确信的是,我是一个感情丰富并且情商很低的人
但我至少懂得学习和归纳。现在随不是瓶颈期,却是一个充满了思考的时段,在我决定之前,不能照搬旧法。
绊着我的东西是我自己的思维
因为计划不会成功所以不再制定计划,说出这样的话的我并非真的不懂制定计划,而且落实计划从来都非常严密不会轻易犯错。一个成功的实现了【积攒实力得到高阶团队】的长远计划的我,为什么不对自己的计划能力有些许的认可呢。
阻碍计划的并不全都是自己
但是制定的【计划】本身就无法实现就肯定是自己的错了
和朋友们互相倾诉烦恼很容易跌回原本的思维模式,况且她们现在并没有这个需求
我并不是什么冷漠悲观的人,我混杂了很多东西,我想成为中间的那个,硬要说,只想到高的一处,毕竟,这是我想变强的目标带来的动力。如果到不了高的一处,就至少呆在中间。
我很怕死,也害怕他人的痛苦。但如果这两样都暂时不会发生,就不要被控制住手脚。选择不需要后悔,理智不会错得过感情。
孤单似乎变得没那么所谓的同时,唯有最重要的事情必须保证安心感。
但为了不让这件事发生意外时给自己带来过大的冲击,必须以理智去面对,必须淡然处之
只要客观看待a≠c,b≠d,那么某种理智崩溃的状态根本是无稽之谈。
我并不是冷淡的人,但我也不想继续装作弱者等着幻想中完美的乌托邦来拯救自己,因为弱所以肯定会被救?几率是很大没错,但显得弱和真的弱都可以被救,而真的弱在被救之前可能就会被杀。说自己是真的弱的时候,就相信自己呆在一个小圈圈里对自己最好根本就是放屁。你想拉着整个圈圈的人走出去,抱歉你救不了所有人,也不是所有人都能理解你。除非我的理想是与你们在一起多过于想变强。做唯一一个走出去的人必须要多倍的努力,我愿意独自享受外面的世界而看着你们抱团在临死的边缘祈祷人民的共情同情可以拯救自己。
啊,多么中二,但是这就是事实。为了安心感不愿意走出小圈圈一步的人海了去了。反正倒霉大家有好过幸运我独享,毕竟这太好自我安慰了,从小可不就是听着这样的安慰话长大的吗。听到认为这就是正确的群体感来着。
总有人是英雄是雷锋,我也愿意在有人向我求助时尽力帮助他,但自以为英雄就毫无必要了
越是清楚自己的渺小,就越是清楚自己的强大。
在此期间我不想让混沌成型中的自己影响任何人,我可是很善良的。
乔纳森海特 的 正义之心
我想到很多我觉得有必要记录下来一点以免明天忘了
我经常在想,更能共情是否来自于童年遭遇更丰富的处境,苦难也好奖励也好,被无视或者冷漠旁观等等经历,主要更是一些苦难的经历会让人不自觉的同情弱者,而不会直觉同情弱者的人是否因为童年成长太过圆满?抑或是,因为其本身的道德或快乐判断的基准异于常人,所以苦难变成普通,被轻易忘却,或理解为愉快。在此基础上又有优良的成长环境获得自己需要的知识,和敏捷的智力突破“通常人因为痛苦回忆而畏缩不前”的情感,成为异于常人的人。
普通人是非常容易并且绝对被他人的判断和推理影响的,我即使明知这点,也无法改变自己的直觉。如果拿先进个人主义教育的国度来比较,大多数人依旧如此,但更高的教育环境明显会好很多,到底是因为学到了更多的知识才特立独行,还是因为觉得自己长期在一个特立独行的被优待的团体里感到安心呢?到底是大部分人的智商情商都相差无几,还是无论什么团体中,最优秀最被瞩目和记忆住的人永远是少数?还是因为最优秀的人从很小就懂得,和越多人一起分享,自己得到的必然越少?这是否过于冒险,还是因为会有同样想法的人中,大部分人都失败了并且获得了惨痛的教训从此学会和大家做一样的选择,而赢得优秀人士本身就是少数?优秀人数是少数,最差的人也是少数,这似乎是自然的规律
我是一个幸运的人还是一个聪明的人?
和大部分人一样,大概是个努力家吧,尽管我希望自己聪明和幸运的比重大于努力,但,努力本身包括了很多事,算上懒惰的部分,努力的成分是真的少了。
习惯于换位反省的,但依旧属于普通人的人
如果说以前的智慧=30的努力+30的天性,那么现在想要接近智慧+努力=95的人,必须继续付出至少30的努力才行,比如阅读。现在大概努力了10左右,至少比曾经进步的已经不在一个眼界域了。
我想到很多我觉得有必要记录下来一点以免明天忘了
我经常在想,更能共情是否来自于童年遭遇更丰富的处境,苦难也好奖励也好,被无视或者冷漠旁观等等经历,主要更是一些苦难的经历会让人不自觉的同情弱者,而不会直觉同情弱者的人是否因为童年成长太过圆满?抑或是,因为其本身的道德或快乐判断的基准异于常人,所以苦难变成普通,被轻易忘却,或理解为愉快。在此基础上又有优良的成长环境获得自己需要的知识,和敏捷的智力突破“通常人因为痛苦回忆而畏缩不前”的情感,成为异于常人的人。
普通人是非常容易并且绝对被他人的判断和推理影响的,我即使明知这点,也无法改变自己的直觉。如果拿先进个人主义教育的国度来比较,大多数人依旧如此,但更高的教育环境明显会好很多,到底是因为学到了更多的知识才特立独行,还是因为觉得自己长期在一个特立独行的被优待的团体里感到安心呢?到底是大部分人的智商情商都相差无几,还是无论什么团体中,最优秀最被瞩目和记忆住的人永远是少数?还是因为最优秀的人从很小就懂得,和越多人一起分享,自己得到的必然越少?这是否过于冒险,还是因为会有同样想法的人中,大部分人都失败了并且获得了惨痛的教训从此学会和大家做一样的选择,而赢得优秀人士本身就是少数?优秀人数是少数,最差的人也是少数,这似乎是自然的规律
我是一个幸运的人还是一个聪明的人?
和大部分人一样,大概是个努力家吧,尽管我希望自己聪明和幸运的比重大于努力,但,努力本身包括了很多事,算上懒惰的部分,努力的成分是真的少了。
习惯于换位反省的,但依旧属于普通人的人
如果说以前的智慧=30的努力+30的天性,那么现在想要接近智慧+努力=95的人,必须继续付出至少30的努力才行,比如阅读。现在大概努力了10左右,至少比曾经进步的已经不在一个眼界域了。
前几天在玩耍
似乎在完全安心的玩
但是渐渐的觉得不安
太久了
比想的要久
但无法告诉任何人,我甚至也不想为此多费一份心,比如说,自己去接个一两千的单
我啊
的确都是我自己的问题吧
这种时候把问题归咎在别人身上,等于破坏自己的利益
我啊
总是太爱看别人脸色改变心情了
谁都有情绪高涨和觉得烦躁的时候才对
但是自觉被人厌烦和看扁,徒增烦恼
要说的话,也许我的确经常让人厌烦,但其他人的态度也未尝不让我觉得难受
讨厌鬼不是我就是你,非要分一个高下,徒增烦恼
多看看书是有必要的
因为不熟悉的感觉,因为太久没做某件事而感到惶恐的话,比起惶恐更应该考虑自己该做什么才对
有时候我觉得,根本不需要也不想画任何可以赚钱的图,自己根本不喜欢做这件事
有时候我却非常想去画点什么表达了本我的东西然后再去寻求认同
人际也好,机遇的基础也好,更多的是,希望发现同类,希望被人喜欢我真正喜欢的东西,希望被人无条件的理解我的感受。我还没有觉悟自己的真我不可能被喜欢,更别说做出一个受人欢迎的外表了。不想也不可能会希望自己成为反派,这是从一开始就无法改变的事情。
但是,正派也好,反派也好,只要有不如意,只要不够钱或者太辛苦,我又会干到厌倦的吧
所以,最重要的还是我自己本身的想法和做法。
明天早上可以早些起来准备土豆的早饭。我很久没有去看实况了,稍微想在早上补一补
去看一看聊天记录吧。去计算一下开销和可能入账的时间吧。如果太久的话,去做一些可以获得金钱的事情吧,别逃避了,别逃避了,和家人视频吧。和钉钉说一说近况吧,告诉她们,我们停止了进度在等待编辑,需要重新整改开头再签约然后囤稿才能获得金钱。我们在进行商稿id的创作,但是第二张成为了大家都不喜欢的图。T恤可能寄丢了,我似乎也不会被别人敲起了。我也有想看的片,但是并没有看。其实也不是一开始就会看的,只是养成了习惯一旦消失就会觉得惶恐。其实改成看书也不错的。玩玩新游戏也不错的。
不想被父母担心,不想被担心人生。如果他们都不担心,我又有什么好担心的呢
我们的进展那么顺利,为什么不能休息这一两周呢,或者说,到底有没有两周呢?可能有吧,肯定有吧。我只是不敢去核对而已。认真的计算工作时间,我画的也不慢,玩的也不少,为什么还觉得自己虚度了?这简直荒谬。
我的兴趣是什么来着的呢,对着电脑会做的许多事情有什么来的呢。似乎这几年来都没有特地要用的地方,不然ks也不会直到坏了硬盘也没怎么被折腾过。但是看纪录片是很有趣的,看实况也不错。只是突然间,不知为何,实况变成了直播,新的老牌实况主也早就是不认识的小朋友。虽然自己也有直播,但完全没有第一次时的关注度了,这让我感到灰心,但明明不该是我的错。我真是太容易动摇了不是吗。我需要温柔的人,我需要被说,你做的很好。我离不开这些。所以如果不画图被人喜欢到自己原本的性格,那就没有办法遇到这样的人了。所以我会想画图,这是我表达自己的唯一方式。
虽然明明也可以有说话的方式,但是自己快速的回答了,一定是最差的回答,不是吗。
我啊
就是这样的我呢
稍微舒服一点了
以及前些日子有时候过得的确很不错的。我就是太容易被别人影响自己,这样的确太容易被牵着走,自己要是能敢于说点什么,敢于有点脾气会不会好些呢?但我本身最想规避的就是纷争啊,为了一时的不麻烦而把所有的事情都放在以后再说,这种想法是不是太过懦弱了呢。我是期盼着很多事情渐渐就会消失了,这也的确是会的,但先解决一次,的确也不是坏事,只要接受了纷争本身,就不是坏事。我害怕纷争的本质是,担心被人太愚蠢。这样自我的想法。换个思路的话,如果一个人对我的评价不太容易改变,那从一开始就决定好了我的智商,一次争论只会证实这个事实,如果一个人的评价很容易改变,那只要下次再挽回就好了。我是会忘不断循环到最差的可能性考虑,所谓不断循环到最差就是自己放弃了对这件事做任何努力的破罐破摔不是吗,只要自己还想努力试试的话,甚至不会让人觉得那么讨厌了,任何时候都盯着并没有耐心的人想得到一点认同本身就是很恶心的事情。
我啊,就是太容易讨厌别人,才担心别人讨厌自己。我自己就是容易改变评价的类型,变来变去,没有基准。有基准会不会好些呢。会不会很多时候都不必无畏的惶恐了呢。但如果要制定基准,就必须在最开端一口气克服很多困难,做很多工作,才能得到一个日后可以用到也可能用不到的表格。做一做会不会好些呢。
做一做会不会好些呢
似乎在完全安心的玩
但是渐渐的觉得不安
太久了
比想的要久
但无法告诉任何人,我甚至也不想为此多费一份心,比如说,自己去接个一两千的单
我啊
的确都是我自己的问题吧
这种时候把问题归咎在别人身上,等于破坏自己的利益
我啊
总是太爱看别人脸色改变心情了
谁都有情绪高涨和觉得烦躁的时候才对
但是自觉被人厌烦和看扁,徒增烦恼
要说的话,也许我的确经常让人厌烦,但其他人的态度也未尝不让我觉得难受
讨厌鬼不是我就是你,非要分一个高下,徒增烦恼
多看看书是有必要的
因为不熟悉的感觉,因为太久没做某件事而感到惶恐的话,比起惶恐更应该考虑自己该做什么才对
有时候我觉得,根本不需要也不想画任何可以赚钱的图,自己根本不喜欢做这件事
有时候我却非常想去画点什么表达了本我的东西然后再去寻求认同
人际也好,机遇的基础也好,更多的是,希望发现同类,希望被人喜欢我真正喜欢的东西,希望被人无条件的理解我的感受。我还没有觉悟自己的真我不可能被喜欢,更别说做出一个受人欢迎的外表了。不想也不可能会希望自己成为反派,这是从一开始就无法改变的事情。
但是,正派也好,反派也好,只要有不如意,只要不够钱或者太辛苦,我又会干到厌倦的吧
所以,最重要的还是我自己本身的想法和做法。
明天早上可以早些起来准备土豆的早饭。我很久没有去看实况了,稍微想在早上补一补
去看一看聊天记录吧。去计算一下开销和可能入账的时间吧。如果太久的话,去做一些可以获得金钱的事情吧,别逃避了,别逃避了,和家人视频吧。和钉钉说一说近况吧,告诉她们,我们停止了进度在等待编辑,需要重新整改开头再签约然后囤稿才能获得金钱。我们在进行商稿id的创作,但是第二张成为了大家都不喜欢的图。T恤可能寄丢了,我似乎也不会被别人敲起了。我也有想看的片,但是并没有看。其实也不是一开始就会看的,只是养成了习惯一旦消失就会觉得惶恐。其实改成看书也不错的。玩玩新游戏也不错的。
不想被父母担心,不想被担心人生。如果他们都不担心,我又有什么好担心的呢
我们的进展那么顺利,为什么不能休息这一两周呢,或者说,到底有没有两周呢?可能有吧,肯定有吧。我只是不敢去核对而已。认真的计算工作时间,我画的也不慢,玩的也不少,为什么还觉得自己虚度了?这简直荒谬。
我的兴趣是什么来着的呢,对着电脑会做的许多事情有什么来的呢。似乎这几年来都没有特地要用的地方,不然ks也不会直到坏了硬盘也没怎么被折腾过。但是看纪录片是很有趣的,看实况也不错。只是突然间,不知为何,实况变成了直播,新的老牌实况主也早就是不认识的小朋友。虽然自己也有直播,但完全没有第一次时的关注度了,这让我感到灰心,但明明不该是我的错。我真是太容易动摇了不是吗。我需要温柔的人,我需要被说,你做的很好。我离不开这些。所以如果不画图被人喜欢到自己原本的性格,那就没有办法遇到这样的人了。所以我会想画图,这是我表达自己的唯一方式。
虽然明明也可以有说话的方式,但是自己快速的回答了,一定是最差的回答,不是吗。
我啊
就是这样的我呢
稍微舒服一点了
以及前些日子有时候过得的确很不错的。我就是太容易被别人影响自己,这样的确太容易被牵着走,自己要是能敢于说点什么,敢于有点脾气会不会好些呢?但我本身最想规避的就是纷争啊,为了一时的不麻烦而把所有的事情都放在以后再说,这种想法是不是太过懦弱了呢。我是期盼着很多事情渐渐就会消失了,这也的确是会的,但先解决一次,的确也不是坏事,只要接受了纷争本身,就不是坏事。我害怕纷争的本质是,担心被人太愚蠢。这样自我的想法。换个思路的话,如果一个人对我的评价不太容易改变,那从一开始就决定好了我的智商,一次争论只会证实这个事实,如果一个人的评价很容易改变,那只要下次再挽回就好了。我是会忘不断循环到最差的可能性考虑,所谓不断循环到最差就是自己放弃了对这件事做任何努力的破罐破摔不是吗,只要自己还想努力试试的话,甚至不会让人觉得那么讨厌了,任何时候都盯着并没有耐心的人想得到一点认同本身就是很恶心的事情。
我啊,就是太容易讨厌别人,才担心别人讨厌自己。我自己就是容易改变评价的类型,变来变去,没有基准。有基准会不会好些呢。会不会很多时候都不必无畏的惶恐了呢。但如果要制定基准,就必须在最开端一口气克服很多困难,做很多工作,才能得到一个日后可以用到也可能用不到的表格。做一做会不会好些呢。
做一做会不会好些呢
明日复明日
03 | 2025/04 | 05 |
S | M | T | W | T | F | S |
---|---|---|---|---|---|---|
1 | 2 | 3 | 4 | 5 |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一块肉
Author:MinyinR
bo内检索
历程